品牌自播VS达人带货,2024年品牌商的战略选择与资源分配
本文目录导读:
在流量红利逐渐消退、消费者决策日益理性的2024年,品牌商在电商与内容平台的营销策略正面临关键转折,品牌自播与达人带货,这两种主流的直播电商模式,已成为品牌商必须深入权衡的战略选项,如何精准分配有限的资源,平衡短期销量与长期品牌建设,成为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。
达人带货:快速起量但暗藏风险
达人带货模式凭借其强大的流量聚合能力和粉丝号召力,一度成为许多品牌快速打开市场或清理库存的首选,头部达人一场直播可能带来数百万甚至千万级的销售额,这种爆发力令人瞩目。
达人带货的局限性在2024年愈发明显,头部达人坑位费和佣金率水涨船高,大幅压缩品牌利润空间,达人合作通常缺乏稳定性,品牌难以掌控直播节奏和产品呈现方式,更值得警惕的是,达人翻车事件频发,一旦合作达人出现口碑危机,品牌极易遭受连带伤害。
达人直播的消费者往往忠诚于达人而非品牌,复购率普遍偏低,品牌支付高额佣金,最终只是“为达人做嫁衣”,难以积累自己的用户资产。
品牌自播:深耕细作培育品牌忠诚
相比之下,品牌自播虽然初期起量较慢,但长期价值显著,品牌自播间完全由品牌自主掌控,能够更完整地传递品牌理念和产品价值,而非仅仅聚焦于价格促销。
2024年最显著的趋势是,品牌自播正从单纯的卖货场升级为品牌体验中心,通过日常直播,品牌可以与消费者建立直接而稳定的连接,收集一手用户反馈,逐步构建私域流量池,这种持续互动带来的用户忠诚度和复购率,远高于一次性达人带货。
从成本角度考虑,虽然品牌自播需要搭建专业团队和投入固定成本,但长期来看,其单次获客成本远低于持续依赖达人合作,随着自播体系成熟,边际成本还会持续下降。
2024年的平衡之道:双轨并行与资源分配
面对这两种各有利弊的模式,前瞻性的品牌商在2024年不应简单二选一,而应采取“双轨并行”的策略,根据品牌发展阶段和营销目标灵活分配资源。
基于品牌发展阶段配置资源
新兴品牌或新产品推广初期,可适当倾斜资源于达人带货,利用其流量优势快速打开市场认知,同时逐步搭建自播体系,将达人引流来的用户转化为品牌自有粉丝。
成熟品牌则应将以品牌自播作为核心,掌控用户沟通主渠道,同时精选与品牌调性相符的达人进行合作,作为市场声量的补充和扩展。
基于产品特性选择渠道
高决策成本、需要专业讲解的产品更适合品牌自播,由专业客服或产品经理深入讲解产品优势;而冲动型消费产品、大众消费品则可能更适合达人带货的爆款模式。
基于营销目标平衡组合
大促期间或清库存时,可加大达人带货比例冲击销量;日常销售则应以品牌自播为主,维护价格体系,培养忠实客户。
资源分配建议:60/40原则与动态调整
在具体资源分配上,建议品牌商采用60/40原则:将60%的直播营销预算和人力资源投入品牌自播体系建设,包括团队培养、直播间搭建、内容制作和私域运营;40%用于达人合作,其中又应进一步划分:30%用于头部达人打造声量,10%用于中腰部达人拓展细分市场。
这一比例并非固定不变,而应根据市场反馈和ROI数据持续动态调整,品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监测体系,实时评估两种模式的投入产出比,及时优化资源分配方案。
长期主义视角下的战略选择
2024年的直播电商市场正步入成熟期,单纯追求GMV的时代已经结束,品牌商需要超越短期销量思维,以长期主义视角看待直播渠道的价值。
品牌自播与达人带货并非对立关系,而是相辅相成的组合策略,达人带货是“攻”的利器,帮助品牌快速触达新客;品牌自播是“守”的根本,守护品牌价值,深化用户关系,智慧的品牌商将在2024年学会平衡这两种力量,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市场定位,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资源分配方案,在激荡的市场中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。
那些能够将达人带货的流量优势转化为品牌自播的忠实用户,同时保持品牌调性一致性的企业,将在2024年及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实现销量与品牌价值的双丰收。